《民族学刊》2025年第1期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法学院院长汪习根教授研究成果。
该成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重大专项“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2VMZ006)阶段性成果,由汪习根带领其博士研究生方路锦完成,并作为本期封面特稿发表。

全文摘要如下: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治理,不仅关涉个体私益,更关乎公共福祉。片面强调公民语言权利的传统范式难以在法理上予以证成,且与实定法不相兼容。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唯有基于“国家语言权力-公民语言权利”动态平衡框架界分多重法益,才有助于协调共同体语言秩序与个体语言自由的价值冲突,在推动共同体建构、交互式融通现代化发展、制度性保障中回应各民族公民的美好生活向往。面对国际语言资源配置失衡与国内语言法律规制乏力双重困境,立法修法应以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性秩序为核心,兼顾“干预”与“给付”双重法律规制面向,既要激发公权主体“给付”权能、促进公共服务质效以增进共同福祉,又须恪守“干预”权限、厘定各自权责以保障个体权利。循此逻辑,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字良性互动的法律规制格局,促进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体系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语言文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