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黄文艺教授莅临我院讲学指导

来源:新闻中心 阅读:发布时间:2024-03-17编辑:唐柳

3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总编辑黄文艺教授莅临我院讲学指导。



黄文艺教授在梧桐语明德报告厅为26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构建中国自主、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的学术讲座,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汪习根教授主持讲座。讲座持续到晚上22点,气氛热烈。



讲座上,汪习根首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对黄文艺教授百忙之中莅临我院讲学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敬意。他介绍了黄教授的学术成就和社会任职,并表示黄教授在法学研究、法学教育以及法治实践等多方面有独特见解与重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



黄文艺教授以“构建中国自主、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为主题,围绕六个方面展开讲座。他指出,现代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涉外学科的法学学科体系新分类,对我国未来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教授认为,首先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学学科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中国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具有立根塑魂、立柱架梁的指引功能。就方法论来说,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明了法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为法学学科建设提供了具有实践性、民族性、自主性、原创性、系统性、世界性的方向。就理论引领来说,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了一系列覆盖面广、适用性强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新范畴、新理论,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宝贵的思想理论资源。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描绘法治目标、法治领域、法治运行、法治制度等四类原创性范畴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范畴框架。同时,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擘画法治基础理论、法治模式理论、法治运行理论、法治领域理论等四大原创性理论板块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殷实的理论资源。

其次,与时俱进推进法学基础学科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贯穿于各个方面,构建起了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新时代法治中国全图景,为法学基础学科破除对域外法学的知识依赖、实现科学化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黄教授提出,要围绕拓展学科疆域、扩充学科知识容量、推进学科理论更新等重点任务,把党内法规体系、社会规范体系等纳入到国家法治建设的范畴,重构法学基础学科的学科版图;充分运用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积累的法学知识资源,推动传统学科的知识扩容、内涵升华;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最新成果进行理论更新,构建起一个体现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法学理论体系。

第三,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发展法学新兴学科。中国法治实践积累了大量有别于西方法学知识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实践理性,这些本土的自主性、原创性的知识迫切需要法学界对之进行学理提取、原理提纯、哲理提炼。黄教授表示既要构建党内法规学科群还要构建法治运行学科群,设立政法学、法治监督学、法治保障学等学科,促进法治人才培养,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运行实践。

第四,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推进法学交叉学科建设。法律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深度融合,正成为新一轮法学交叉学科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点领域。黄文艺教授认为,“数字法学”这一建设命题要依托学科名称的合理确定、学科特征的精准界定、学科范畴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科队伍的组建。

第五,坚持胸怀天下推进涉外法学学科建设。一方面世界大变局正在引发全球法律格局之变,未来全球法律格局将不再是西方中心主义的法律地图,而是各种法律体共同发展的法律地图。另一方面,国际法和国际法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除此,全球治理困境加剧呼唤更多国际法治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中国与世界的密切往来也需要系统掌握世界各国法律制度。鉴于此,中国法学界应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思维的高度,加快推进国别法、比较法、国际法等涉外法学科建设,及时回应世界之变带来的全球法治问题,为中国和世界提供更多有效的法律学术产品和服务。

第六,坚持不忘本来扶持发展法学冷门学科。法律史学科的“边缘化”“冷门学科”等问题是近年来法律史学者讨论的热点,法律史学科在新时代国家法治、学术和文化发展战略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正在迎来重回法学之显学的历史性机遇。法律史学科应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更好发挥对现实法律难题的释明和对未来法治前景的启示功能;坚持经验和理论相贯通,更好发挥法律史学的理论建构功能;坚持法内和法外相贯通,更好发挥法律史学的智识集成功能;坚持中国与世界相贯通,更好发挥法律史学在我者与他者对话上的功能。

最后,黄教授总结指出,要从理论到应用、静态到动态、国内到国际、国法到党规、单一到交叉的分类标准和排列逻辑来重构重塑法学学科体系结构,将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划分为八个二级学科群:法学理论学科群、法律史学科群、部门法学学科群、政治运行学科群、国别法与比较法学科群、国际法学科群、党内法规学学科群、法学交叉学科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法学界应当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法学学科推陈出新、迭代更新、交叉创新的步伐,构建起中国自主、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

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提问,围绕“如何定义法的概念”,“幸福生活权与美好生活权两者之间的关系”,“法学+人工智能”等问题向黄教授求教,黄教授一一耐心作了回应。同学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收获颇丰,深受启发。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报以热烈掌声。汪习根总结谈到,黄教授的讲座一气呵成,富有启迪,非常震撼,全面系统地勾画出了新时代中国法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全景图,并指出讲座内容彰显了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立足中国,胸怀天下。这对我们国家法学教育的发展、大学法学学科的建设以及每一个法律学人自身法学素养的提升都是富有启发。第二是引领时代,超越时代。在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叙事体系建设中,学科体系建设具有统领性、引领性,是一个头等重要的前提性问题。第三是富有创新,勇于探索。黄教授的讲座提纲挈领,纵横交错,对整个中国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已经出现、尚未出现但今后可能会面临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富有前瞻性的预测提炼,布局谋篇。

汪习根代表全体师生向黄教授长期以来对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学科建设、平台搭建、项目申报等全方位的帮助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黄文艺教授参加了我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在听取了汇报后对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我院办学特色突出、成效明显,形成了法学与学校工科、医科等优势学科全面深度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宝贵意见。



《中国法学》杂志社编辑孙冉、赵毅宇,法学院党委书记姜芳、党委副书记王欢欢、副院长鄢斌等师生聆听了讲座。


主讲人黄文艺简介

黄文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特聘教授,《中国法学》杂志总编辑,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高校协同机制秘书长。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出版及主编教材、专著2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多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