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律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长健教授带领硕博研究生团队前往贵州省贵阳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推进党建引领,强化红色引擎
6月2日,调研团队到达云岩区盐务街道金仓社区展开调研。社区工作人员董婷婷带领大家参观了社区,并对社区的基本情况、治理现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通过调研得知,金仓社区在党建引领方面主要围绕党群共建、党群共创、党群连心、党建守望四方面开展工作。在社区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就业创业工程、医疗健康工程、教育提质工程、交通便民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与此同时,将民族优秀文化和独有优势与社区工程建设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质量,更有效地推进了全面乡村振兴工作。在社区治理结构方面,构建“三维”基层自治模式,即居委会主导推进、业委会协同开展、自管会促进自治的工作原则,强化自治、自管、自助服务职能,并由“三级联建”自治架构、“三长联管”自治责任、“三制联办”自治制度搭建起“三维”自治总架构,为基层矛盾纠纷的“多级、多维、多元”自主化解提供了借鉴价值。
精准识别问题,共创阳光未来
在调研云岩区毓秀路街道过程中,李长健与毓秀街道党工委委员禄旭暾就社区的主要工作、社区治理现状和社区治理中的主要困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禄旭暾委员介绍说,毓秀路街道目前的工作主要围绕党建引领与市政府提出的基层治理十条措施开展。在街道治理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包括经费不足、权责不对等、基层矛盾较为尖锐等。特别是处理基层矛盾过程中,需要以“疏”代“堵”,关注基层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注重矛盾的前端疏导才能将矛盾化解于基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减少形式化工作内容,学会融入民族团结的合力。值得一提的是,该街道由于历史原因存在较多的大龄涉毒人员,因此街道将禁毒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街道办公楼中专设戒毒康复站“阳光驿站”,通过长期康复矫正工作、就业扶持、困难救助、法律宣传教育等方式,街道的涉毒情况得到有力控制与改善。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毓秀社区进行参观和调研。社区书记刘琴带领团队参观了社区办公楼,并就社区治理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参观交流过程中,该社区办公空间不足问题较为明显,每一间办公室都挂着多个牌子、承担多种办公职能。物理空间资源紧张限制了社区工作的更好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毓秀社区能够在有限的阵地中积极充分开展相关治理工作、向社区群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并取得良好治理效果,其中的治理经验值得挖掘和研究。
培育法治文化,共谱团结乐章
6月4日,团队先后来到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大十字街道苹果山社区、市府社区进行调研。苹果山社区治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辖区离退休党员为桥梁,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在辖区单位和居民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下,开展各项工作,并以独具特色的工作宗旨、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开创社区服务工作的新局面。市府社区注重法治宣传与教育,大力培育法治文化、厚植法治理念,形成了社区居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社区设置了便民公告栏,对社区内重要事项进行公告公示,提高群众参与社区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社区注重家风家训培养,设置家风家训文化长廊,着力打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社区。
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更为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矛盾纠纷化解困境。团队获得了大量的一手实证资料,为团队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共建共治机制及其风险预判研究》课题的结项报告撰写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也为团队其他科研任务开展做好铺垫、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资源支撑。调研团队将持续加强成果转化,将调研资料与基层治理经验转化为学术文章与政策建议书,为推动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团队力量。
据悉,在本次调研的多个地区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国家民委于2019年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经报中央依法治国委批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此次调研重点将对如何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与特点提升民族聚居地社区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如何应用民族特有优势实现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化解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矛盾纠纷等内容进行深入观察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