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 |
党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主题教育】法学院红色实践研学走进西柏坡

来源:党务中心 阅读:发布时间:2023-07-17编辑:唐柳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7月4日至7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党委组织全院教师党员、学生党员代表、教职工代表走进河北省西柏坡,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红色实践研学活动。



走进西柏坡,重温赶考岁月

党旗鲜艳,旧壁苍黄。7月4日下午,培训班学员走进西柏坡纪念馆,展厅内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张张曾经年轻的面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在默默诉说着西柏坡光荣的历史,激活了大家的红色记忆。在工作人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培训班学员再次重温党的历史、重温新中国的历史,感受着历史与现实的回响。



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并肩而立,目光如炬,凝视远方。师生党员们伫立仰望,庄严肃穆,面向五位伟人的铜像,敬献花篮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让铮铮誓言激荡在这座庄严的纪念馆前。



在西柏坡民俗村,在1948年西柏坡老村的村容村貌中,师生们观看了以当年发生的历史史据为依托打造的大型沉浸式红色教学实景剧《梦回西柏坡》,全剧共六幕:序幕、翻天覆地、热血征程、喜报家书、淮海硝烟和日月新篇。生动展示了老区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大无畏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所谱写的一曲荡气回肠,英雄的人民爱党爱国的赞歌。



北庄村是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诞生地、唱响地,“团结就是力量……”师生们慷慨激昂、雄壮有力的歌声,回荡在北庄村团结广场。在村史馆,资料显示,抗战时期平山群众积极参军,北庄村被誉为“抗日模范村”。那一针一线纳成的老布鞋中,藏着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也展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义。



7月5日,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学员们参观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及中央军委作战室、新华通讯社等工作室,学习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重温中央进驻西柏坡的历史背景,重温新中国诞生前不平凡的历程。



这一间面积不过几十平方米、土坯垒就、由食堂临时改用的房间,就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会议室。就在这个房间里,中国共产党规划了新中国的“建国大业”;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警示告诫。

7月5日下午,在西柏坡宾馆会议室,西柏坡纪念馆馆长助理李月红老师讲授《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专题党课,声情并茂地回溯了西柏坡时期的红色历史,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这生动的“红色第一课”让大家对西柏坡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随后,法学院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开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理论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了研讨。

探秘地道站,追寻红色记忆

7月6日,在保定清苑区,学员们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在抗日战争时期,冉庄的抗日军民利用地道等斗争方式进行全民抗战,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平原抗日军民的一大创造,更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种有效作战形式。穿梭于地道之中,大家参观了水井工事、碾子工事、高房工事、村头大钟,切身感受地道战蕴含的人民智慧。



走访塔元村,学习实干精神

上个世纪80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



在正定县塔元庄,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村文化长廊、村史馆以及同福乡村振兴展馆,学习塔元庄村加强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做法。



通过现场讲解,大家切实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人才、善于谋划、以身作则、勇于担当的领袖风范和心系百姓、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

探寻燕赵大地,增强文化自信

7月7日上午,学员们到访河北博物院,了解燕赵大地从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生生不息的文明历程。在此过程中,学员们感受到了中国历史跨越千年的华美绽放,充分领略到了燕赵之美。在历史与文化的沉浸体验中,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法学院党委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离不开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奋斗和革命精神的传承。习总书记曾在西柏坡重提“赶考”,赶考永远在路上,思想建设也永远在路上,必须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生长在伟大时代的我们,更应传承“赶考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在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院发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