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首届“武当论道”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华中大法律网 阅读:发布时间:2010-12-29编辑:

2010年12月27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在武当山成功举办了首届“武当论道”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当代法学的历史使命”。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仁文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常鹏翱副教授和汪正飞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邓建鹏副教授、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时飞副教授、湖北警官学院易江波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程岩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易继明教授、李红海教授、成凡教授、杨昂博士、李蕾博士及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此外,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陈武同志和市委宣传部卢志刚同志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上午九时,研讨会正式开始。易继明教授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致简短的欢迎词,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会务组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上午的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由李红海教授主持。第一阶段的主题报告人为易继明教授和刘仁文教授。易继明教授报告的题目为“当代法学的历史使命”,他认为中国法学的历史使命是维护并阐释某种法治秩序。作为一种政治智慧,要将社会问题司法化,同时避免司法问题的泛政治化,特别是不能超越法律规范。他认为,中国法治建设应该顺应历史和时空条件,走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法治之道。在经济改革拉动下的私法制度基本形成之后,下一步应该在社会建设和政治改革的推进下,寻找建构法治秩序的突破口,完善社会法域和公法域的基本制度,在实践中形成中国式的法治秩序。刘仁文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从国权刑法走向民权刑法”,他认为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类推制度,这是典型的国权刑法观的表现,1997年刑法修订时基于对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强调,废止了类推,确立了罪刑法定,这是在刑事领域贯彻法治原则、建设民权刑法的结果。他也认为,无论从刑事立法还是执法来看,我国要真正实现由国权刑法到民权刑法的转变,还任重而道远,他以我国的诽谤罪、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等罪名以及许霆案、刘涌案等典型案例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第二阶段的发言人为邓建鹏副教授、杨昂博士和易江波副教授,三位学者从法律史的角度阐述了他们对当代法学历史使命的观点。

下午的会议由李蕾博士主持。第一阶段的主题报告人为成凡教授和时飞副教授,成凡教授从汉字、周易、中医、戏剧、儒学、法律等多方面反思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时飞副教授对共和国六十年的法制经验和问题进行了反思,他认为法学对六十年国家制度演化缺乏解释力,应当终结法学引进运动,建设对中国问题更具解释力的法学。第二阶段的报告人是汪正飞和常鹏翱。汪正飞发言的题目为“圣约治理与法治之道”,他从贺卫方和吴思关于规则和潜规则的争论开始,先后阐述了法律为何需要被信仰、法律如何被信仰,梳理了西方宪政史的几种进路,即自然法的进路、社会契约论的进路和圣约的进路,并总结了圣约治理的宪政意义。在自由发言阶段,参会嘉宾和同学们就本次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针锋相对的讨论。最后,易继明教授就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促进了法理学、法史学和部门法学的沟通和交流,当代中国法学和法治是历史的反映,同时面向未来,所谓“中国模式”尚在形成之中,应当对中西法律文化的优秀部分兼收并蓄。易继明教授感谢各位嘉宾为本次论坛贡献自己的智慧。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

据悉,“武当论道”是一种小规模、但以深入交流为基础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强调科际整合,是学科之间、学者之间的一种“学术散步”。按照主办者的介绍,武当论道每年举办两次,每次确定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