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雄楚学坛”第二期在我院成功举行

来源:华中大法律网 阅读:发布时间:2010-12-31编辑:

2010年12月30日,“雄楚学坛”第二期在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成功举行,本次学坛主题是“国学何为?——反思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的关系”。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成凡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武汉大学储建国教授、刘伟副教授、付小刚老师,华中师范大学李利宏老师,湖北省警官学院易江波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易继明教授、李红海教授、成凡教授、杨昂老师以及部分学生。 华中科技大学易继明教授致开幕词:

华中科技大学易继明教授为本次论坛致开幕词,首先他对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致辞中他提到要谈论“国学何为”首先要解决“何为国学”的问题,他还提到了自己的一个疑问,即在当下国学研究热的背后是否要警惕一个“媚雅”情结的现象,而传统文化可能是生活在我们每一个“俗人”当中的。 随后论坛正式开始,主题发言者分别是武汉大学的付小刚老师,华中师范大学的李利宏老师,华中科技大学的杨昂老师,湖北省警官学院易江波老师,华中科技大学成凡教授,在发言中,各位学者围绕此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武汉大学付小刚老师观点综述:

付小刚老师主讲的话题是“格物致知与儒家理性主义”。他分析了儒家传统中的“尊德性”与“道问学”,在两者的关系上尊德性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到了宋代,为了迎接佛教的挑战,在尊德性方面下了大工夫,也发展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但是到王阳明的心学出现,尊德性到达顶峰,转向道问学的路上来。 从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和王阳明的“致良知说”的博弈中,两种方法的争论最后只有求证经典,清代为解决义理之争,考证学发展起来。由此付老师得出了儒家理性主义,即尽管儒家内部有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分歧,但是肯定人具有向善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而这种理性主义对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启示,也就是说社会科学要研究“文化事件”并且将将研究对象客观化,进行描述和解释,并不做价值判断。 华中师范大学李利宏老师观点综述:

李利宏老师主讲的话题是“反思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她从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的“李约瑟难题”谈起,提出近代中国的衰落是科学方法的衰落,故而要重视社会科学得以发展的基本要素,尤其是方法论的重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接着她从三个方面反思传统文化中制约社会科学发展的因素。李老师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的儒、道、释三家在认识论的特点,从政治层面、思维层面上分析传统文化制约着中国人的创新,从中西对比得出“西方便是艺术也科学化,东方便是科学也是艺术化”的中西差异。继而分析了上述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导致的“坐而论道”和空有实践而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后果。最后她提出了摆脱困境的几点建议,即不仅要重视方法论的训练,培养科学精神,同时也要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氛围,形成知识的增量和累积。 华中科技大学杨昂老师观点综述:

杨昂老师首先介绍了“国学“的概念、起源,从而得出国学是不可以与社会科学作为一组相对应的范畴的观点。他提出这个话题可以更好地整理为“国学中关于道德伦理政治社会实践的部分和今天社会科学的关系”。

国学有很多领域,有中国人的强项也有弱项,中国古代的科学、哲学、艺术不如西方,这与中国人重视具体的讨论不重视抽象的思维有关。但是中国人最擅长日用伦理实践之学,比如说从数量上、立法技术、抽象程度以及实践中的法律解释来看,我国古代“律学”发展水平很高。可是为什么古代很多发达的东西到了近代会衰落呢,衰落的东西还值得研究吗?杨老师从两个方面肯定了研究的意义,一是衰落的文化不一定不会复兴,中国文化从未断绝过,它的传承性是值得研究的。二是虽然中国近代法律来源于西方,但是在操作、实践和解释背后的思维、情感依然是来自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是我们今天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湖北省警官学院易江波老师观点综述:

易江波老师讲述的主题是“从《管锥编》看中国传统的阐释之道——兼论中国古典法政哲学研究的可能性”,易老师详细解读了《管锥编》的内容、特点,并将章学诚和钱钟书的论证风格进行了比较。他认为《管锥编》“以不易释易”的阐释模式的运用,其哲理上的依据即钱氏所总结的“变不失常”、“一而能殊”、“用动体静”等《易》的思维方式。《管锥编》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分析了古今中西的各种“貌异心同”、“貌同心异”、“心异貌同”、“心同理同”现象 。最后他进行了总结,用钱钟书的行文风格、论述展开的风格来证明传统国学和西方社会科学之间对话沟通的可能性是可以作为一种论述的模式,传统国学是可以上升到法政哲学层面上的。 华中科技大学成凡教授观点综述:

成凡教授讲述的主题是“周而复始——探索传统文化和社会科学的结合点”。成老师从周易中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谈起,他提到所谓“易”描述的是象变,刻画的是复杂。最重要的是整个的象变过程,他详细描述了从乾到坤的象变过程。 象变的过程并不是强调一种绝对正确的原理,而是说你在生命中也许会体验这种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易描述的是一种社会科学的很复杂的途径。而周易是从“复”开始的,“复”卦强调的是中庸之道, 成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一是这是否符合易理,二是这种解释有什么用处?他对此一一做出了解答。他提到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一种混合,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混合关系,即不完全是理性选择、个人主义、或纯情感、或纯工具的。学问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职业甚至是超越志业,有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所寄,这就是安身立命和终极关怀的关系。 最后成老师以周易中“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作为本次学坛最后的总结。 点评嘉宾武汉大学储建国教授发言:

储教授主张将“仁”和“民主”结合起来,民主要有德性的支撑才能成为好民主,否则会成为斗争的工具。中国要发展好的民主不是依靠简单地移植西方民主制度,也需要中国自己培养良好的土壤,中国古代的德性的传统应该得到发扬光大。他提到中国要有民主运动和信仰运动”双项运动”,而在民主化的进程中推进民主运动的主要是精英,社会的精英也应该有很高的德性。 点评嘉宾武汉大学刘伟副教授发言:

刘老师提到自己从这次论坛中得到很多收获,从中国传统文化里可以收获很多做学问的智慧。传统学问在物我之间、主客体之间比较融通,在思考的时候让人觉得幸福,而社会科学研究则容易将主客体割裂开来,隐藏内心的诉求,对知识的追求和个人心性的追求之间的平衡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更加严峻的问题。

上一篇:张东昌
下一篇:潘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