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 English
  •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徐炳教授做客卓越法律人讲堂

来源:华中大法律网 阅读:发布时间:2012-10-15编辑:

10月1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主编徐炳教授做客卓越法律人讲堂,于西十二楼N510教室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法治:上下求索的目标”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曹海晶教授主持,我院尹建国副教授及研究生们参加了本次讲座。

曹海晶教授代表法学院向徐炳教授表示热忱欢迎。徐炳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曾任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官员,参与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工作。

徐炳教授从薄熙来等相关事件展开,引发我们对中国法治的反思。他认为中国法治的土壤仍然是贫瘠的,法治离我们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但徐教授仍希望青年学子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徐炳教授提到,今年是一个重大的、值得纪念的年份:一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实施的一百周年;二是“八二宪法”颁布的三十周年。徐教授认为,在我们沉醉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时,需要反思当前经济的繁荣能持续多久以及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的状况。徐教授和我们重温了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重点提到了邓小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断:“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而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宪政、民主,即法治问题。 徐炳教授建议我们带着批判思维学习法律,更多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徐教授认为,宪法的根本目标是为人民造福,保证人民的人身、财产等权利不受的侵犯。行政法就是要防止政府侵犯人民权利的重要部门法。徐教授认为,研究行政法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建立制约政府的制度,二是充分而及时的救济受到政府侵害的人民。 徐炳教授认为,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政府管理手段增多,控制力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法治如何保护公民的权利”这一问题尤为重要。他还以知情权为例,阐述了政府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并公布官员财产的重要意义。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向徐炳教授请教。就同学们提到的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法治的不同、国进民退现象的认识等问题,徐炳教授均给予了精彩的回应,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曹海晶教授对本次讲座做简要总结,她代表我院向徐炳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诚挚的感谢,并期盼徐教授的再次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