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术机构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师资队伍
教研室信息
师资力量
人才招聘
本科生教育
最新通知
教务信息
培养方案
常见下载
研究生教育
最新通知
教务信息
培养方案
非全日制教育
常见下载
科研学术
学术通知
研究动态
学术成果
学术活动
规章制度
党群工作
党委工作
工会(教代会)
纪检之窗
学习专栏
学生工作
最新通知
学工队伍
学生组织
学工新闻
规章制度
常见下载
社会实践专栏
校友天地
校友会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校友基金
校友名录
师资力量
教师名录
法理学教研室
法律史教研室
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
刑法学教研室
诉讼法教研室
经济法教研室
民商法教研室
科技法教研室
知识产权法教研室
环境法教研室
国际法教研室
客座教授
荣休教师
联系我们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师资力量
-
教师名录
俞 江
姓名:
俞 江
电话:
职称:
教 授
邮箱:
fishbj2009@163.com
个人基本情况
男,生于重庆,祖籍浙江诸暨。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湖北省第三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所长,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 1、上海市第八届(2006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论文类) 2、第一届(2005年)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金鼎奖”)一等奖 3、湖北省第三届(2004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类) 4、2004年度华中科技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称号 5、2004年,被《南风窗》杂志社授予“为了公共利益之良知奖” 6、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等评选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 7、《楚天金报》评选为2003年度为“湖北十大感动人物” 8、美国“the Gleitsman Foundation”授予“For People Who Make a Difference”奖
主要研究方向
法律史、民法学
开设课程
近年的科研项目、专著与论文、专利、获奖
2003年出版专著《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2008年出版了以《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为题的论文集。2012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至民国徽州合同文书的辑释与研究(1664—1949) 》。 近十年来相继发表了论文30余篇,主要包括《继承领域内冲突格局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5期)、《“契约”与“合同”之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论分家习惯与家的整体性》(《政法论坛》2006年1期)等长文。 一、著作: 1、《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理论》(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论文: 1、The Formation of a Conflicting Picture in Succession: The Chinese Custom of Family Division in the Recent Times versus Succession Law Transplanted from Abroad,《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6年夏季号 2、《继承领域内冲突格局的形成——近代中国的分家习惯与继承法移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5期 3、《“契约”与“合同”之辩——以清代契约文书为出发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4、《清末民法学的输入与传播》,《法学研究》2000年6期 5、《两种清末宪法稿本的发现与初研》,《历史研究》1999年6期 6、《历史深处看规则——论规则作为法学研究的中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1期 7、《论清代的继子孙责任——以顺天府宝坻县刑房档为线索》,《现代法学》2007年6期 8、《清代的立继规则与州县审理——以宝坻刑房档为线索》,《政法论坛》2007年5期 9、《论分家习惯与家的整体性——对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的批评》,《政法论坛》2006年1期 10、《清末奉天各级审判厅考论》,《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1期 11、《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权”概念》,《法律文化研究》(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12、《清末法学书目备考(1901-1911)》,《法律文化史研究》(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13、《民事习惯对民法典的意义——以分家析产习惯为线索》,《私法》第五辑(2005年)第1卷 14、《严复的民权观》,《法制史研究》(台北)2005年第7期 15、《民事习惯调查与中国民法典编纂》,《中国法学文档》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1月 16、《文革前的北大法律系(1949-1966)》,《中外法学》2004年第2期 17、《清末民事习惯调查说略》,《民商法论丛》2004年第30卷 18、《司法储才馆初考》,《清华法学》第四辑(2004年5月) 19、《论中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私法》第3辑(2004年)第2卷 20、《“民权”小考》,《法制史研究》(台北)2003年第4期 21、《履行不能的分类——兼议债法总则建议稿第97条的代偿请求权》,《民商法论丛》2003年第27卷 22、《沈家本的人格平等观》(第二作者),《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 23、《近代中国民法中的人格理论》,《私法》第2辑(2003年)第2卷 24、《试论我国违宪审查程序及其障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5、《清末<安徽省民事习惯调查录>读后》,《法制史研究》(台北)2002年第3期 26、《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及其研究》,《北京大学法律评论》第4卷第2辑(总第7辑),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 27、《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末宪法草案稿本的后续说明》,《法律史论集》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 28、《倾听保守者的声音》,《读书》2002年第4期 29、《关于“古代中国有无民法”问题的再思考》,《现代法学》2001年6期 30、《是“身份到契约”还是“身份契约”》,《读书》2002年第5期 31、《简论中国近代法学翻译与移植》(第二作者),《法律史论丛》第8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 32、《讨论的与实际讨论的》,《读书》2001年8期 33、《近代中国法学语词的生成与发展》,《中西法律传统》2001年第1卷 34、《思想与制度之间——大陆法史学研究之展望》,《法制史研究》(台北)2000年第1期 35《中华民国暂行民律草案》,《民商法论丛》2000年第17卷, 36《<大清民律草案>考析》,《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春季卷